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专业代码:070101)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数学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专业发展潜力、视野开阔、富有创新意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胜任中小学数学教学与管理的高素质教师。
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A)
A1.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等。
A2. 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
A3. 数学理论知识: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软件,数学思想与方法等知识。
A4. 教育专业知识: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科研方法等。
A5. 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的动态,数学前沿发展现状与趋势。
2.能力结构要求(B)
B1. 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B2. 应用知识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整合数学知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综合应用计算机与数学软件能力等。
B3. 教育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将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具备班级管理及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基本能力;熟悉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胜任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能够高效地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学习活动。
B4. 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初步创新的能力。
B5. 交流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人交流相处,富有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
3.核心素养结构要求(C)
C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理想、有仁爱之心。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信念坚定、勤奋努力、甘于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2. 文化素质:通识广博,终身学习,具备切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好的文化修养,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C3. 数学素质:掌握数学学科基本理论与思想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教学基本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品质。
C4. 教育素质: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的动态,能在理论指导下,从教学的经历和体验中捕捉问题进行反思学习,发展与丰富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C5. 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阳光、乐观向上,能够积极传递正能量。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修满学分。计划总学时为2248学时(不含单列实践课课时),总学分为170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C-语言、数学实验、教育学概论、数学建模、运筹学、复变函数论、中学代数与几何研究、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论、近世代数、数学教学论、数学方法论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包括军事训练、劳动教育实践、教育见习与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Science
(专业代码:070102)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及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学、技术及经济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学术型、应用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A)
A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和社会学等;
A2.自然科学知识:数学,信息科学,数据科学,计算科学等;
A3.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和科技写作等;
A4.专业知识: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分析,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方法等;
A5.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A6.其他专业有关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B)
B1.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
B2.应用知识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学建模能力,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B3.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进行创新的初步能力;
B4.交流、合作能力:文字表达,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在学科内进行合作的初步能力,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B5. 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核心素养结构要求(C)
C1. 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理想、有信念,勤奋努力、甘于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2.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数学与信息科学素养,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化修养,通识广博,终身学习。
C3.科学素质: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软件技术实现意识和创新意识。
C4.身心素质: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修满学分。计划总学时为2536学时,总学分为166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离散数学、运筹学、数学建模、数值分析与计算方法、计算智能、数据分析、数字图像处理、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面向对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系统。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军事训练、劳动教育实践、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企业学分置换,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Accounting Profession
(专业代码:120203)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深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熟悉国内外相关财经法规,具备鲜明的数理特长、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及良好的学术潜质,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大专院校从事会计实务和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财会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A)
A1:扎实的基础知识。主要是指学生通常应掌握的政治、外语、数学、计算机、法律等基本知识;
A2:精深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会计学专业应掌握的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概论、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经济法、国家税收、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
A3:尖端的前沿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应掌握的会计理论专题、会计学专业写作、财会案例研究等会计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A4:广博的拓展知识。主要是指学生应掌握的国际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金融数学基础、文献检索与利用等与专业有关的外延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B)
B1:基本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获取及运用能力;
B2:职业能力。主要表现在:会计业务核算与披露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交易及事项处理能力、财务系统信息技术处理及对内外报告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宏观经济预测能力、政策解读能力、行业背景分析能力)、管理决策能力(预测与决策能力、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监督评价能力)。
B3: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变化适应能力;
B4: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创新意识(危机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思维(想象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业意识)、创新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等良好发展潜质。
3.核心素养结构要求(C)
C1:道德品质素质。包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及其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思想政治素质;信念坚定、富有责任感,具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弘扬正气的道德品质素质;
C2:文化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知识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对美的事物的观察、感受、认识、评价、鉴赏和创造的审美素质;
C3:业务素质。专业过硬、技术娴熟,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应业务岗位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等方面的业务素质;
C4: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传递正能量,善与人交流相处,富有团结协助精神;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6年内修满学分。计划总学时为2300学时,总学分为166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微观)、西方经济学(宏观)、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基础会计学、经济法、国家税收、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国际会计准则。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劳动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创新能力训练、企业财务决策仿真实训、ERP模拟经营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