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在当前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为响应国家《2025年行动方案》中“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推出“大模型融合下的智能数据分析”微专业。
本微专业以“大模型+数据分析”深度融合为核心,聚焦行业真实需求,打造“技术前沿、产业对接、实战赋能”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同时深度融合国家“四新”学科发展战略,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对智能数据分析人才的迫切需求,系统构建“技术-产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本微专业已与企业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毕业生可优先推荐至合作企业就业,真正实现“产业需求驱动-产教深度融合-实践能力强化-复合型培养”的闭环体系,将教育模式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为毕业生与企业之间搭建了高效匹配的桥梁。
本微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现有10名专职教师,包括2名教授、4名副教授和4名工程师,其中企业导师4名。师资队伍学历层次高、专业背景扎实、年龄结构合理。教师团队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更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能够充分满足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
“大模型融合下的智能数据分析”微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大模型技术与数据分析全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精准对接金融科技、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数字政务等领域的紧缺需求。
三、课程设置
本微专业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目标高度契合,通过四门核心课程系统构建了循序渐进的课程能力图谱,形成“基础工具→增强分析→行业实战”的闭环培养路径,实现从编程基础到智能体开发的完整能力进阶。
《大模型入门:技术原理与实战应用》
本课程深入解析Transformer架构与注意力机制,结合LoRA微调实战(如医疗文本分类模型、教育题库生成系统),培养大模型应用与优化能力,贯通从理论到轻量级应用的完整链路。
《Python编程与AI开发基础》
本课程系统讲解Python核心语法与AI开发工具链,重点培养数据清洗(Pandas/NumPy)、数据库操作(SQL)及大模型API调用(GPT-4/文心一言)能力,通过电商数据清洗、智能对话系统开发等实验掌握工程化基础。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本课程深度融合传统分析工具(Tableau/Power BI)与大模型增强技术,涵盖SQL智能生成、自动化报告开发等创新应用,以金融用户行为分析、疫情追踪看板等案例提升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基于数据分析与AI智能体搭建》
本课程将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结合人工智能(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构建自主决策的智能体系统。课程内容通常涵盖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算法模型(如强化学习、多智能体协同)的应用,以及通过实际案例(如自动化决策、机器人控制等)演示如何设计、训练和优化AI智能体,最终实现从数据洞察到智能行为的完整闭环。依托学佳澳真实业务场景,通过银行反欺诈模型开发、医疗知识图谱构建等企业级项目,完整训练“需求分析-数据清洗-模型部署-商业汇报”全流程能力,最终输出可落地的行业解决方案。
四、教学安排
本微专业课程分春、秋两学期开设,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系统培养大模型技术与数据分析全栈能力。课程设置科学合理,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体系,帮助学生掌握从基础到应用的全套数据技能。
五、缴纳学费
本专业收费按照我校相关规定,根据学分收取。修读总学分为15学分,每学分收费标准100元/学分。
六、学制、成绩及证书
本专业课程修读时间为2学期。成绩单独管理,不计入主修专业成绩单。修满本专业规定的结业学分,授予聊城大学大模型融合下的智能数据分析微专业结业证书。
七、招生对象及要求
本专业面向聊城大学2023、2024级在校学生招生,优先招收对大模型技术及数据分析有浓厚兴趣,有意在高校读研深造,到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数据分析相关企业就业、创业的学生。
八、班级管理
本专业为学生配备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规划。
联系方式
若您对“大模型融合下的智能数据分析”微专业有任何疑问,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联系人:丁老师
联系电话:13780742970